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天籁汽车价位)
专题聚焦
还会这样做呢?是财政赤字规模更大的政府,还是本已利润丰厚的公司呢?与愚蠢、
贪婪和监管不力一样,这也事关宏观经济层面。
这个故事并非只是历史。它与全球摆脱此次危机有着密切关系。当今经济的主
要特点——坦率的说——是昔日的私人借款者已经破产。为了维持支出,央行正被
推向默克尔所怀疑的货币“喷射”,而政府被推向反储蓄(di s-saving),以抵消人
们期望的私人储蓄上升的影响。
如今,德国希望保住其货币价值,中国则急切希望保护其海外资产的价值。这
些目标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债务国必须稳定其经济,同时不引
发另一轮挥霍性的私人借贷,或导致政府债务无限制地增加。这两种方式最终都将
导致违约、通胀或两者兼而有之,从而给债权国造成损失。债务国唯一的选择是通
过收入摆脱危机。从整个国家的层面来说,这意味着净出口大幅上升。但在活力充
沛的全球经济中,债务国要想达到这一目标,相对于供应而言,顺差国家就必须大
力扩大需求。
在我看来,中国决定累积约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错误之举。如今,中国
可以选择。如果中国希望其对美国的债权安全,就必须促成全球收支平衡的调整。
如果中国及其它顺差国家希望出现巨额顺差并累积大量金融债权,它们应预料到违
约情况的出现。它们不可能既拥有安全的外国资产,又拥有巨额顺差。它们必须在
其中进行选择。这或许看起来有失公平。但谁说生活是公平的呢?
(作者:马丁.沃尔夫)
应客观看待中国因素对油价的影响
【美国 华尔街日报 6月9日】 美国前总统布什(6egrge W.Bush)的一位助
手几年前曾说,“我们创造自己的现实”。拿这句话来形容华盛顿和北京目前对大宗
商品市场的影响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石油库存居高不下、石油需求低于上年同期之际,石油价格却在大幅攀升,
看重市场基本面因素的人为此迷惑不解。但市场人士总是看重市场前景和锁定获利。
最近,’美联储(Federa l Reserve)将利率保持在低位以及让银行短期融资充裕
直在向看涨大宗商品价格的人提供帮助。这两个因素既有利于大宗商品的交易,
又能弓j发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随着资金流入石油期货,后者的价格开始以超过
一
20 海外经济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石油今晚12点要涨价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