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莲花l3二手车敢不敢入手)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3.1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基础练习)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读“我国沿32°N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我国沿32°N线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2.图中甲处的地形特征是(

A.地势险峻

【答案】1.A 2.D

N线地形剖面图可知,我国东部多平原,海拔低,西部多高原,海拔较高,地势西高【解析】1.由沿32°东低,故A正确,故选A。

2.由沿32°N线地形剖面图可知,位于我国东部的甲处地处第三阶梯,多平原,海拔低,地势低平;地势险峻是指阶梯交界处,

地表崎岖是指第二阶梯上的云贵高原,沟壑纵横是指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N线地形剖面图可知,我国东部多平原,海拔低,西部多高原,海拔较高,地势西高东低。

【点睛】由沿32°读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B.地表崎岖 C.沟壑纵横 D.地势低平

3.此图反映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平原面积最少,仅占陆地面积的12%

C.我国是一个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的国家 D.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根据这种地形特点,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正确做法是(

A.在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C.在山地地区修梯田发展耕作业

【答案】3.D 4.B

【解析】3.读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北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因而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故答案选择D。

4.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发展林业应该在山地地区,而高原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故A错;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故B正确;在山地应该发展林业,保持水土,修梯田应该在丘陵缓坡地区,故C错;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应该发展种植业,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故D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B。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应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会阅读饼状图,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占比。

“冰墩墩”是第24届冬奥会的吉祥物,其形象憨厚可爱,深受大家的喜欢。读图,完成下面5-6小题。

B.积极开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D.在平原地区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畜牧业

5.冰墩墩的家乡在我国的(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6.冰墩墩的家乡素有“天府之国”美称,是因为该地(

A.物产丰富

【答案】5.A 6.A

B.人口众多 C.畜牧产品丰富 D.旅游资源丰富 【解析】5.“冰墩墩”是第24届冬奥会的吉祥物,据图可知来自四川省,四川省的四川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四川省的四川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因为盆地内地形平坦,光热条件好,水源充足,紫色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物产丰富,故A正确;盆地内人口较稠密,但不是“天府之国”美称原因,B错误;主要发展种植业,四川盆地畜牧业为是副业,C错误;古时旅游并没有成为产业,旅游资源丰富不是“天府之国”美称的原因。故选A。

【点睛】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省、重庆市的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四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海拔500米左右,长江把它和东海一脉相连,它是中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图为我国四条重要山脉及两侧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图中山脉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是大兴安岭 B.②是天山山脉

D.祁连山脉是东西走向 C.巫山是东北-西南走向

8.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为黄土高原

【答案】7.D 8.B

【解析】7.由图可知,①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故A正确。②是准噶尔盆地以南、呈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故B正确。巫山是东北-西南走向,故C正确。祁连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8.由图可知,甲是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故A错误。乙是与准噶尔盆地隔天山为界的塔里木盆地,故B正确。丙是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故C错误。丁是位于祁连山东北部的内蒙古高原,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的国家,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许多山脉成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这种寓学于游的综合实践活动对于中学生增长知识,煅炼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读以下四条研学路线图完成下列9-11小题。

B.乙为塔里木盆地 C.丙为东南丘陵 D.丁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9.四条研学旅行地理线路中,跨越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① B.路线② C.路线③ D.路线④

10.当沿路线①走到甲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大漠孤烟直 B.水村山寨酒旗风 C.林深不知处 D.风吹草低见牛羊

11.当沿线路②经过乙山脉时,发现其两侧差异有(

①农耕区和畜牧区 ②香蕉和柑橘 ③陆运和水运 ④屋顶坡度大和坡度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9.D 10.A 11.D

【解析】9.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四条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路线④,①路线只经过了第一、第

二阶梯,故A错误。路线②只经过了第二阶梯,故B错误。路线③只经过了第三阶梯,故C错误。故选D。10.当沿路线①走到甲地时,是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是“大漠孤漠直”的景观,其他三个景观都不在此地,故选A。

11.当沿线路②经过乙表示的秦岭时,会发现山脉两侧的差异明显,山脉两侧都是农耕区,是旱地与水田的区别,种植的农作物山脉以南是柑橘为主,以北是苹果为主;交通运输方式北侧以陆运为主,南侧以水运为主;屋顶以地坡度大,以北坡度小,故选D。

下图示意我国三级阶梯和地形类型构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第二级阶梯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平原

B.地形复杂多样,以丘陵、盆地为主

D.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13.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A.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C.地势高低起伏大,增加气候复杂多样性

【答案】12.D 13.B

【解析】1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故A错误。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故B错误。第二阶梯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盆地,故C错误。地形类型齐全,山地面积广大,故D正确。故选D。

13.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故A正确。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故B错误。地势的高低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故C正确。在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D正确。故选B。

我国山河壮美,地形复杂。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14-15题。

B.山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贫乏

D.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14.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区分别是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大陆架

B.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海大陆架

C.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渤海大陆架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大陆架

15.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南高北低 B.山区面积较小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以平原为主

【答案】14.A 1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地形地势的相关知识。

14.读图判断可知,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区分别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大陆架。故选A。

15.我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以高原、山地为主。故选C。

二、解答题

16.读中国地形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地势特征带来的影响是:

对气候的影响:________。

对水能的影响:________。

(3)第二阶梯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_高原;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气候最湿润的________盆地。字母F代表的是________盆地。

(4)字母A、B所示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中,山脉A大致的走向是________;山脉B的名称是________。

【答案】16.(1)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2)对气候的影响: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 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3)高原

盆地

青藏

四川

塔里木

(4)东北—西南走向

太行山脉

【解析】16.本题以中国地形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地形区、主要山脉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识记和分析能力。

(1)由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成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大多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间;第三阶梯的海拔在200米以下。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地势对水能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3)我国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图中D高原位于我国西南方,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代表的是青藏高原,C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秦岭以南,代表的是四川盆地,F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以南,为塔里木盆地。

(4)图中A为大兴安岭,为东北—西南走向;B山脉位于山西省和河北省之间,为太行山脉。

17.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呈阶梯状分布。受其影响,有利于来自____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地,为广大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 (2)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山脉一祁连山脉一—____山脉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地形区的名称:A____山脉,B____盆地;C____平原。

(4)图中大兴安岭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

(5)分布在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答案】17.(1)西高东低

太平

(2)昆仑

横断

(3)喜马拉雅

塔里木

长江中下游

(4)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5)B

【解析】17.本题以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为材料,考查我国地势特点及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分布,结合教材中我国地形分布图及阶梯分布图解答即可,要牢记。

(1)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受地势影响,有利于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地,为广大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2)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区主要是青藏高原。

(3)读图可得:A是喜马拉雅山脉,该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B塔里木盆地,该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C是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4)图中大兴安岭西侧的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东侧的地形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5)分布在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该山脉也是河北省与山西省的分界线。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以大兴安岭为界,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以巫山为界;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以阴山为界,故选B。

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更多推荐

地势,地形,阶梯,山脉,平原,发展,盆地,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