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宝马740售价)
龙源期刊网
汽车保险,贵贱有因
作者:朱伟华
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2010年第04期
购买保险是没有办法用便宜和昂贵来比较的,因为存在不同的保险公司,如果所有保险公司
对某辆车的保费都有大致相同的高定价,这说明这辆车的出险概率更大,赔率也更高。比如有媒
体说:某款100万元左右的豪华车每年保险费是4万多元,车主宣称买得起车买不起保险!
很难相信能够支付100万元购车款的车主会支付不起每年不足5万元的保险费。但可以肯
定的是,100万元的豪华轿车如果保费不足5万元,保险公司未必能赚钱,毕竟,这类百万级别的豪
华车,出现一次中等程度交通事故的维修费用就肯定不止5万元。考虑到这类豪华车的数量并
不多,因此,保险公司在此类车型间分摊风险的能力也不强,如果对风险的预测不准,保险公司就很
可能面临这类保险业务的亏损。当然,保险公司不会真的亏损,它会拿其他车型的保费来弥补在
这类车型上的亏空,一定程度上,这叫“劫贫济富”。
我能理解那家媒体所说的豪华车保费贵的理由——如果拿豪华车的4万多元保费与车价4
万元的微型轿车的保费相比,确实价格昂贵,但问题是这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遗憾的是,眼下中
国有太多的媒体是在以萝卜和白菜相比的方式吸引眼球,下面我们把保险费的贵贱说个明白。
保费只会贵在商业险上
言归正传,当我们说豪华车购买保险贵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在与经济型轿车相比,是排除了
交强险之后的比较。由于交强险是个“大家为大家”的公益强制性保险,无论是豪华车用户还是经
济型车用户,这种保险体现的是对道路使用者尤其是行人的最低经济保障。因此,无论是成熟汽
车社会的美国还是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交强险是所有上路车辆必须购买的。理论上经营
交强险不应当盈利,但实际执行中,很多车主都在抱怨交强险存在暴利。也正因为存在这种争议,
最近两年保监会也在谋求保费与理赔情况挂钩。但总之是一句话,如果车主不在乎其他风险,仅
仅购买交强险的话,大家的保费其实都一样,不存在谁需要更高保费的问题。
之所以有人会说保费贵,就在于不同车型的不同车主为车辆购买的商业险是不同的,比如车
主购买的车损险、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盗抢险等。保险公司根据不同车辆的价格以及不同用途
车辆的出险概率计算出保费,并向更多车主推销这些保险,同时也力求能够盈利。
龙源期刊网
从2010年保险行业开始执行保费与车主索赔历史挂钩的政策来看,过去几年商业保险显然
存在不盈利甚至亏损的问题。对车主而言,存在保险的价格竞争本应有利于降低保费,但实际情
况是,个别保险公司通过承诺更低的保费和设置更高的理赔门槛来忽悠车主,真需要理赔的时候
却不断抬高门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保险行业在一些城市开始实行保费与索赔记录挂
钩,并且所有保险公司能够共享车主的保险记录。比如北京这样的城市,如果连续5年没有赔偿
记录,那么保费最低可以打3折,这个看似诱惑很大,但它开始执行的追溯期只到2009年,因此今
年车主只能最低享受68折的优惠。
豪华车的车损险能赚钱么?
对豪华车用户而言,情况要稍微复杂一些。不同保险公司会有不同的上浮比例——因为它
们修车更贵。通常而言,对奥迪、宝马、奔驰、雷克萨斯这类高档车,保险公司会根据车辆维修
费用有个经验数据库,根据这些数据为车主承保。按照本刊读者提供的线索,一辆50万元左右的
奥迪A6,一般其全险价格应该在1.2万元左右,但一些保险公司在某些区域市场出于竞争的考虑,
会以65折销售保险,也就是说会以不足8 000元的价格承保。保费是车价的1.6%,这有点低得离
谱,因为多数经济型轿车的保费尚且应该在车价的3%左右,而国外的多数低风险车主每年用于保
费的支出也大约为车价的4%。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的汽车保险价格是偏低的,也正因为如此,
多数国内保险公司过去几年在车损险方面赚不到钱。
对法拉利等超豪华品牌的限量版车型或者新上市车型而言,一些保险公司由于缺乏维修价
格数据,它很难对这类车提出合理的保费。因此,多数情况下这类车型的销售商会先与某些保险
公司合作为潜在用户谈定保险和保费。对保险公司而言,虽然它们会很看重这些超豪华车的数
以万甚至十万计的保费,但一旦需要赔偿,它们会非常心痛,因为与经济型轿车最多数万元的赔偿
不同,这些超豪华轿车的维修费用都是数以十万甚至百万计的。由于每年也没有多少类似的车
型投保,因此,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必须对驾驶者的驾驶风险做出合理的估计之后才敢投保,否则
只要出现赔偿,保险公司多数情况下就会在这类车型上出现巨额亏损。一定程度上,只能靠经济
型轿车的保费来弥补这类亏空。
中国车贵保险便宜
前面我们是以豪华车举例来说车辆的保费情况。对一般车型而言,保费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龙源期刊网
我们以一款25万元帕萨特领驭为例,通常保险公司“全险”报价在7 800元左右——实际还
会打折,即使不考虑折扣,保费大约也仅占车价的3.1%。类似的一款车,在美国裸车售价大约2.7
万美元,保险公司能够报出不足1 000美元的保费,这差不多相当于车价的3.7%。但要注意,这是
对一位40岁每天驾车12英里(约合20 km)的男性驾驶者,也就是说,是那种驾车比较保守,出险概
率低的男人,因此保险公司会给出低保费,但多数情况下,车主需要为这样一辆2.7万美元的车支
付每年1 400美元甚至更高的保费,这差不多相当于购车价的5%。再比如在澳大利亚,这款帕萨
特大约市场价是39 000澳元(大约相当于23万人民币),但典型的年保费是1 700澳元,差不多相
当于车价的4%以上。
我们不说绝对保费,只说保费占车价的比例,美国和澳大利亚都高于中国,虽然中国的车价高
于美国和澳大利亚,但中国的保费却低于美国和澳大利亚,读者可能会认为中国的修车费用比较
便宜,所以保费也便宜。但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倒也未必,虽然中国的修车工时费略便宜,
但零部件价格则略高,综合来看它们应该是和车价成比例的。所以,为什么中国车价高而保费低
呢?答案或许比较简单——因为中国的汽车保险公司以前在做赔本生意!
风险越高,车主越倾向于购买保险
为什么这么说呢?各位读者可以和我一起这么分析问题。作为车辆的所有者,未来1年是否
会发生车辆损失其实作为车主是有概念的,比如你是新手,比如你总是开车跑公司业务,比如你总
是参加车友会的业余赛车,比如你的车总是停在小区外无人看管的马路边等等。在这种情况下,
越是有危险,车主越可能投保车损险和各类附加险,相反,那些自视出险机会小的车主则会尽可能
不购买车损险。与此同时,由于汽车维修这个行业的监管远不足以帮助保险公司规避骗保风险,
因此,保险公司最终会发现,车损险的赔率非常高。
在正常情况下,保险公司应该可以通过提高车损险的价格来获利,但问题是中国承保财产险
的公司过多,而财产险并非各保险公司的主要盈利点,因此,白热化的竞争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
下,车损险虽然赔钱,但保险公司仍然得经营下去,政府的管制又不能轻易涨价,因此,就必须想办
法识别那些高风险的投保者——否则风险就是不可控的。大家可以看到,今年开始,类似北京这
样的城市,保险公司就开始根据往年的索赔情况来确定保费折扣,通过采用这种行业价格垄断, 保
险公司可以大大降低自己的风险,那些高风险的车主甚至可能被拒保——当然,至少还有交强险
可以解决基本需要。同时,一些保险公司开始与厂商合作定制品牌保险,由于厂商对车主的信息
了解更透彻,而且厂商能够通过保险业务促进原装配件的销售,这种有助于市场透明的合作应该
是大势所趋。
未来保费会上涨么?
龙源期刊网
美国或者澳大利亚市场的保险公司如何规避“不道德”的车主呢?我认为他们更可能借助金
融保险业的数据积累,通过对详细个人信息的精算来合理定制保费。比如你在美国或者澳大利
亚为车辆投保,你必须提供驾驶者、乘坐者的个人信息,你的车辆每年的行驶里程、你的职业甚
至你的工作年限都会大大影响保费的高低。比如一辆日产的GTR,低风险驾驶者只需要支付2
500美元左右的保费,而高风险驾驶者则需要支付近6 000美元的保费。保险公司只有充分了解
了车主的个人信息,让彼此的信息能够基本对称,这个时候,保险公司才能够对车主的损失风险进
行评估。
在中国这样的市场,保险公司不是不想了解车主的这些信息,而是你即使了解这些信息也不
足以降低风险,因为车主未必会诚信地告知这些,而你又没有其他途径去核实。我相信随着征信
系统的完善,未来保险公司是能够通过车主个人情况精算出更合理的保险价格的,同时,随着保险
公司之间的兼并,未来车险价格会因为某些驾驶者出险概率更高而大幅上涨,对整个市场而言,总
体应该会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保险价格水平相当,比如保费占车价3%~5%。
厂商品牌保险
★ 东风日产保险管家
2006年9月启动,东风日产与人保、平安两家建立战略合作。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覆
盖东风日产所有专营店。
/
★一汽丰田AAA保险
2008年10月启动,“AAA品牌保险”已经在深圳、昆明、重庆、宁波和上海等地展开。以
平安保险为主,其他5家保险公司为辅。
/
★ 上海大众汽车品牌保险
2009年11月启动,上海大众汽车品牌保险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开展战略合作,目前各项品
牌保险业务正在各区域展开。
龙源期刊网
品牌保险对很多车主而言比较陌生,但作为厂商的增值服务,它的推出将使得汽车保险这种
产品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由于能够提供一站式的理赔和原厂纯正配件、“4S”维修技术保障,
它会比保险公司的产品更具品牌特征。此外,随着厂商对品牌保险的产品开发,会有更多单纯依
靠保险公司无法推出的个性化保险产品推出,这更有利于实现厂商、保险公司、经销商与车主
的多方共赢。
更多推荐
保费,保险公司,车主,保险,风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