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为啥都买途观不买探岳)

北京市史家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培优解答应用题练习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笑笑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最近几天晚上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米)

星期一

530

星期二

649

星期三

649

星期四

773

星期五

890

(1)星期二与星期三里程表的读数相同,说明了什么?

(2)星期四,笑笑的爸爸开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3)最近几天,笑笑的爸爸星期几开车行驶的里程最多?

解析:(1)说明了笑笑的爸爸星期三没有出车。

(2)124千米

(3)星期四

【详解】

(2)773-649=124(千米)

(3)星期二:649?530=119(千米)

星期三:649?649=0(千米)

星期四:773-649=124(千米)

星期五:890?773=117(千米)

124>119>117>0

星期四行驶的里程最多

2.商场里的数学。

(1)书包的价格是墨水的几倍?

(2)爸爸买了两件商品,付给收银员550元,找回来14元。爸爸买了哪两件商品?

解析:(1) 6倍

(2)写字台和电饭煲。

【详解】

(1)18÷3=6

(2)550-14=536(元)

328+208=536(元)

爸爸买了写字台和电饭煲。

3.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去2分米,剩下的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几分米?

解析:6分米

【详解】

2米=20分米

20-2=18(分米)

18÷3=6(分米)

答:每段长6分米。

4.有22名同学在公园游玩,游园面包车每辆限坐6人,游园小轿车每辆限坐4人。怎样租车没有空座位?如果租一辆游园面包车6元,租一辆游园小轿车5元,哪个租车方案最省钱?

解析:(1)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或者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2)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23元

【分析】

(1)面包车和小轿车的载客人数

分别为6人和4人,可以只安排一种车,也可以两种车同时安排,但要每次都坐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运送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各方案花费的钱数,再进行比较解答。

【详解】

(1)

租车方案

面包车

4辆

3辆

2辆

1辆

0辆

小轿车

0辆

1辆

3辆

4辆

6辆

乘坐人数

24人

22人

24人

22人

24人

答: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或者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租车没有空座位。

(2)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

3×6+1×5

=18+5

=23(元)

租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

1×6+4×5

=6+20

=26(元)

23<26

答: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时总费用最少,为23元。

【点睛】

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再根据公式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5.

从体育场到学校500米,从公园到学校有多少米?

解析:1080米

【详解】

6.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北京——天津西

北京——济南

北京——徐州

北京——蚌埠

北京——南京

里程/千米

137

497

814

979

1160

(1)天津西到徐州有多少千米?

(2)979-814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济南到蚌埠与天津西到徐州这两段铁路,哪段长?长多少千米?

解析:(1)677千米;(2)徐州到蚌埠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3)天津西到徐州这段铁路长;195千米;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北京到徐州的距离为814千米,北京到天津西的距离为137千米,所以天津西到徐州的距离是这二者的差值即可。

(2)根据题意979千米是北京到蚌埠的距离,814千米是北京到徐州的距离,所以979

814求的是徐州到蚌埠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首先计算这两段路的距离,其中北京到蚌埠的距离为979千米,北京到济南的距离为497千米,所以济南到蚌埠的距离为: 979- 497= 482

(千米);北京到天津西的距离为137千米,北京到徐州的距离为814千米,所以天津西到徐州的距离为:814- 137= 677

(千米)。由于677>482,所以天津西到徐州这段铁路长,长的千米数为二者之差,即为: 677- 482= 195

(千米)。

【详解】

(1) 814- 137= 677

(千米)。

答:天津西到徐州有多少677千米。

(2)979- 814求的是徐州到蚌埠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 979- 497= 482

(千米);

814- 137= 677

(千米)。

677>482, 677- 482= 195

(千米)。

答:天津西到徐州这段铁路长,长195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整数减法解答实际问题的相关问题,看懂火车里程表是解题的关键。

7.小明家、小刚家和学校都在笔直的北川路上,小明家距学校625米,小刚家距学校278米,小明家距小刚家多少米?

解析:347米或903米

【分析】

第一种情况,小明家和小刚家都在学校的一边,此时小明家和小刚家相距625-278米。如图所示:

第二种情况,小明家和小刚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此时小明家和小刚家相距625+278米。如图所示:

【详解】

(1)小明家和小刚家都在学校的一边:

625-278=347(米)

(2)小明家和小刚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

625+278=903(米)

答:小明家距小刚家相距347米或903米。

【点睛】

解决本题时要按照小明家、小刚家和学校三者位置不同分两种情况解答,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能更好的帮助理解题意。

8.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4,如果把个位数字移作百位数字,原来的百位数字移作十位数字,原来的十位数字移作个位数字,那么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少171,原来的数是多少?

解析:634

【分析】

先假设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按照题意列竖式,求出竖式中的未知数即可。

【详解】

假设原来三位数的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则依题意可得竖式

个位4减B得1,则B为3;十位3减A得7,可知3减A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3减A得7,A为6;百位6退1为5,5减4得1,所以原数为634。

答:原来的数是634。

【点睛】

对于此类问题,一般要采用设数法,再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推理或论证,得出结论。

9.笑笑一家从成都出发去北海旅游,下面是他们的行程路线图。

成都-A城

成都-B城

成都-C城

成都-北海

路程/千米

300

680

1230

1460

(1)笑笑一家先到A城,从A城出发时,笑笑写了一个算式:1460-300=1160(千米)。笑笑是在计算( )到( )的路程。

(2)笑笑一家从A城出发,行驶了500千米后吃午餐,请你在图中用“△”标出笑笑一家吃午餐的大概位置。

(3)估一估,这条路线上相邻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最长的一段大约是多少千米?

(4)笑笑一家从成都出发的时间是早上7时,到达北海的时间是当日晚上10时,笑笑一家

路上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解析:(1)A城

北海

(2)

(3)500千米

(4)15小时

【详解】

(1)成都到北海的路程是1460千米,成都到A城的路程是300千米,1460-300=1160(千米)求的是A城到北海的路程。

(2)因为从A城到B城的路程是680-300=380(千米),从A城到C城的路程是1230-300=930(千米),所以笑笑一家从A城出发,行驶500千米后的位置应该在B城与C城之间,靠近B城一些。

(3)观图可知,相邻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最长的一段是B城到C城,求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230-680,1230可以看作1200,680可以看作700,所以1230-680≈1200-700=500(千米)。

(4)从早上7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5小时;从中午12时到当日晚上10时经过了10小时,所以从早上7时到当日晚上10时一共经过了15小时。

10.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如下图,这4个铁环连在一起有多长呢?

解析:164毫米

【详解】

5厘米=50毫米

50+50+50+50=200(毫米)

6×6=36(毫米)

200-36=164(毫米)

11.游乐场上午有游客643人,中午有384人离去。下午又来了524人,这时游乐场内有多少游客?全天游乐场内来了多少游客?

解析:783人;1167人

【详解】

643-384+524=783(人)

643+524=1167(人)

答:这时游乐场内有游客783人,全天游乐场内来了游客1167人。

12.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去海里比赛捕鱼,沙僧捕的数量比猪八戒的2倍多3条,猪八戒捕的是孙悟空的2倍,且三人一共捕了59条。请问:猪八戒捕了多少条鱼?

解析:16条

【分析】

首先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

由图可知,59-3条鱼就是孙悟空捕鱼条数的1+2+4倍,用除法求出孙悟空的捕鱼条数,再乘2就是猪八戒捕鱼条数,据此解答。

【详解】

(59-3)÷(1+2+4)

=56÷7

=8(条)

2×8=16(条)

答:猪八戒捕了16条鱼。

【点睛】

此题的数量关系较为复杂,通过画图可以帮助理解题意梳理其中的关系。

13.果园中梨树和苹果树共有67棵,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少2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解析:23棵

【分析】

根据“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少2棵”,可知:如果再多2棵梨树的话,则梨树就是苹果树的2倍,同时总棵数也增加2棵,即为67+2=69棵;此时的总数相当于是2+1=3倍的苹果树,用69除以3即可算得苹果树的棵数。

【详解】

(67+2)÷(1+2)

=69÷3

=23(棵)

答:苹果树有23棵。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倍问题的应用。把梨树增加2棵使得梨树是苹果树的2倍从而变成一般的和倍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注意总数也要随之变化。

14.羊村里住了一些羊和狼,羊的数量比狼的5倍多2只,且羊比狼多42只。请问:羊村里羊和狼分别有多少只?

解析:狼有10只;羊有52只

【分析】

首先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5”份多2的画法要注意),羊比狼多的42只表示的是“4”份多2只,去掉多的2只,?42?2?就表示是整“4”份。接下来就可以求出“1”份是多少了。

狼“1”:(42?2)?(5?1)?10只

羊:10?5?2?52只

【详解】

(42-2)÷(5-1)

=40÷4

=10(只)

10×5+2

=50+2

=52(只)

答:羊村里羊有52只,狼有10只。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羊比狼多的份数所对应的量,再根据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解答。

15.三(1)班共有40名同学,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倍,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解析:男生有8人,女生有32人

【分析】

男生的人数=班级总人数÷(4+1)

女生人数=男生人数×4。

【详解】

40÷(4+1)=8(人)

8×4=32(人)

答:男生有8人,女生有32人。

16.

解析:2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

再过4年爷爷的年龄是小华的7倍.

【详解】

17.甲、乙两袋大米共36千克,从甲袋取出3千克放入乙袋,此时乙袋的大米是甲袋的3倍。甲、乙两袋原有大米各多少千克?

解析:甲袋12千克,乙袋24千克

【分析】

从甲袋取出3千克放入乙袋,两袋的总质量没有变。从甲袋取出3千克放入乙袋后,甲袋是1份,乙袋是3份,总质量是(3+1)份。

【详解】

36÷(3+1)=9(千克)

甲袋:9+3=12(千克)

乙袋:36-12=24(千克)

18.

(1)小猴有多少个气球?

(2)如果小猴给小松鼠一个气球,那么小猴的气球数是小松鼠的多少倍?

解析:(1)36个

(2)7倍

【详解】

(1)9×4=36(个)

(2)36-1=35(个)

4+1=5(个)

35÷5=7

19.小红5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7倍;爸爸今年44岁,小红今年多少岁?

解析:14岁

【详解】

44-7×5+5=14(岁)

答:小红今年14岁。

20.小红家离学校有254米,她从家出发上学,走到168米时发现数学书忘了拿,又回家拿数学书,小红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米?

解析:590米

【详解】

走了168米的路程时,发现数学书忘在家了,于是他又回家拿书,拿到书后再去学校,则一去一回又多走了两个168米,全程为254米,则这次小明上学一共走了254+168+168,据此计算即可解答。

254+168+168

=422+168

=590(米)

答:小红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590米。

【点睛】

本题关键是对“走到168米”的理解,因还要返回,所以就多走了两个168米。

21.一本书有240页,欣欣从第1页看起,已经看了一个星期,平均每天看25页。她第二个星期该从第几页看起?

解析:176页

【分析】

用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乘天数得到欣欣看了的页数,而后即可知道她第二个星期该从第几页看起。

【详解】

25×7=175(页)

175+1=176(页)

答:她第二个星期该从第176页看起。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算出一个星期看的总页数是关键。

22.下面是李爷爷的农场平面图,中间是一个边长为23米的正方形水塘。要把每个饲养区都围上木栅栏,一共需要多长的栅栏?(水塘四周也围栅栏)

解析:460米

【分析】

要把每个饲养区都围上木栅栏,先观察哪些边需要围栅栏,然后将需要围栅栏的边的长度相加。因为这些饲养区和水塘的边缘有重合的部分,重合部分只需要围一次木栅栏,不用重复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

(23+46)×4

=69×4

=276(米)

46×4=184(米)

184+276=460(米)

答:一共需要460米的栅栏。

【点睛】

解题时要充分利用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因为题目中说到“中间是一个边长为23米的正方形

水塘”,所以这4个饲养场的长和宽完全相等。找到需要围木栅栏的边,外面一圈其实就是大正方形的周长,里面需要围的其实就是4个46米的和,最后相加即可。

23.六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如下图的正方形,正方形周长为48厘米,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解析:20厘米

【分析】

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小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

宽是4厘米,然后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详解】

48?4?12(厘米)

12?2?6(厘米)

12?3?4(厘米)

?6?4??2

?10?2

?20(厘米)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点睛】

本题也可以看成把大正方形分成6个小长方形,周长增加6个12厘米,求出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除以6得到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

24.某水果店卖菠萝,第一天卖了总数的一半多2个,第二天卖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卖掉第二天剩下的一半多1个,这时只剩下1个菠萝。水果店原有多少个菠萝?

解析:24个

【分析】

卖了一半,还剩一半,除以2即可,多2个,减去2即可,在倒推还原的时候,减2变加2,除以2变乘2。

【详解】

1?1?2(个)

2?2?4(个)

4?1?5(个)

5?2?10(个)

10?2?12(个)

12?2?24(个)

答:水果店原有24个菠萝。

【点睛】

用倒推法求解还原问题时,每一步都要变成原来的逆运算,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25.80名师生去旅游,大客车每辆限乘30人,租金50元,小客车每辆限乘20人,租金30元。如果每辆车都坐满,怎样租车便宜?至少需要多少元?

解析:租4辆小客车便宜,至少需要120元

【分析】

根据题意,每辆车都坐满,先求出不同的租车方案,再把不同租车方案花的钱算出来,比较即可。

【详解】

方案一:租2辆大客车和1辆小客车,租金为

50×2+30

=100+30

=130(元)

方案二:租4辆小客车,租金为

30×4=120(元)

120元<130元

答:租4辆小客车便宜,至少需要120元。

【点睛】

正确找出不同的租车方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班级图书角有许多课外书,同学们经常来借书,只知道:第一组借走了一半多一本;剩下的书,第二组借走了其中的一半多两本;再剩下的书,第三组借走了其中的一半多三本;最后,图书角还剩下6本书。你知道图书角原有多少本课外书吗?

解析:82本

【分析】

此题解题从后往前推理,第三组借走其中的一半多三本,也就是剩余的是一半少3本即6本,则第三组借的其中一半为9本,再剩下的书为18本,同理,第二组借的剩下的书其中的一半为20本,剩下的书为40本,第一组借走其中的一半为41本,原有的书为41?2?82本。

【详解】

第二组借完剩下的:

(6+3)×2

=9×2

=18(本)

第一组借完剩下的:

(18+2)×2

=20×2

=40(本)

原来的本数:

(40+1)×2

=41×2

=82(本)

答:图书角原有82本课外书。

【点睛】

正确理解“借走其中的一半多几本,剩余的就是一半少几本”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王叔叔家离公司有18千米,他坐出租车去公司上班需要花多少钱?

解析:59元

【分析】

根据题意,前3千米的14元加上之后千米收的3元就是总价,让18千米-3千米=15千米是3元1千米的部分,然后根据乘法的意义让15×3求解钱数,最后让两部分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18-3)×3+14

=15×3+14

=45+14

=59(元)

答:他坐出租车去公司上班需要花59元钱。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掌握总价格分两部分,3千米的钱和3千米以外的钱,是解题的关键。

28.动物园推出“一日游”的活动价:

方案一:成人每人150元,儿童每人60元。

方案二:团体5人以上(包括5人)每人100元。

现在有成人4人,儿童7人要去游玩,想一想怎样买票最省钱?

解析:4个成人和1个儿童组成团体,购买团体票,剩下的6名儿童购买儿童票,这样最省钱。

【详解】

分析题目可知,从票价上看,数儿童票最合算,其次是团体票,最贵的是成人票,所以最佳购票方案是4个成人和1个儿童组成团体,购买团体票,剩下的6名儿童购买儿童票,这样团体票花:100×5=500(元)

儿童票花:60×6=360(元)

一共500+360=860(元)

29.马小虎计算40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丢了,算出的得数是43,正确

的得数应该是多少?

解析:43-40=3 40+30=70

【解析】

【详解】

30.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解析:橘子:36千克

苹果:30千克

【详解】

橘子:(342-270)÷(7-5)=36(千克)

苹果:(270-36×5)÷3=30(千克)

31.下图是一座楼房的平面图,图中用不同字母表示长度不同的各条边。已知b=50米,c=30米,g=10米,这座楼房平面的周长是多少米。

解析:180米

【分析】

如图,把边l的上半部分向左平移,得到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加上两段g的长度,得到这个图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50?30?80(米)

80?2?160(米)

160?10?10?180(米)

答:这座楼房平面的周长是180米。

【点睛】

用平移法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尤其注意有凹槽的情况,有一个凹槽就会少算两条边,最后需要加上。

32.将10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按顺序一张一张地摆放着地板上,摆放时要求后摆的纸片必须有一个顶点与前一张纸片的中心重合(下图表示已经摆好的5张)。请问:地板被10张纸片所覆盖的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220厘米

【分析】

如图,分别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平移,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即为原图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10?2?5(厘米)

10?5?9

?10?45

?55(厘米)

55?4?220(厘米)

答:周长是220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巧求周长,平移法是求解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最常用的方法。

33.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好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且相互平行,试求出它的周长。

解析:72厘米

【分析】

如图,将各边分别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平移,得到一个边长是18厘米的正方形,该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原图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4?2?2(厘米)

4?7?2

?4?14

?18(厘米)

18?4?72(厘米)

答:该图形的周长是72厘米。

【点睛】

两端的正方形计入周长的是12厘米,中间的每个正方形,计入周长的是8厘米,也可以这样进行理解。

34.一张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从四个角上各裁去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所剩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解析:18分米

【分析】

如图,左图是四个角上各裁去一个小正方形得到的图形,按照图示的方法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平移,得到右图,得到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等于裁剪后图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5?4?9(分米)

9?2?18(分米)

答:所剩部分的周长是18分米。

【点睛】

在长方形的四个角上分别剪去一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不变。

35.一个周长是72厘米的长方形,它是由3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的,每个小正方形是周长是多少?

解析:36厘米

【分析】

如图,长方形的宽是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是正方形边长的3倍,把长方形的宽看成1份,长看成3份,长加宽是4份,周长是8份,1份是9厘米,然后求小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3?1?4份

4?2?8份

72?8?9(厘米)

9?4?36(厘米)

答:每个小正方形是周长是36厘米。

【点睛】

按正方形的拼接问题理解的话,3个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周长减少了4条边,正好减少了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剩下的72厘米相当于是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那么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

36.三(1)班同学种了64棵树,第一天种了总数的三天种完。

(1)第一天和第二天共种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2)第三天种了总数的几分之几?第三天种了多少棵?

解析:(1)(2)6

824,第二天种了总数的,剩下的第882;16棵

8【分析】

(1)第一天种的棵树占总数的份数+第二天种的棵树占总数的份数=第一天和第二天共种了总数的份数;

(2)1-第一天和第二天共种了总数的份数=第三天种的棵树占总数的份数,将64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第三天中的棵树;据此解答。

【详解】

(1)264+=

888

答:第一天和第二天共种了总数的(2)1-62=

886。

864÷8=8(棵)

8×2=16(棵)

答:第三天种了总数的【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简单计算与应用,关键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37.聪聪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大蛋糕,聪聪吃了整个蛋糕的,妈妈吃了整个蛋糕的,他们两人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将聪聪与妈妈吃的占总量的分率分别相加,即得他们两人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解:+=

答:他们两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完成简单的分数加法应用题的能力.

38.书店、超市和学校在解放街的一旁。书店距学校370米,超市距学校260米。书店距超市多少米?

解析:110米或630米

【分析】

求书店距离超市的距离,需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学校在书店和超市的中间;第二种是学校在书店和超市的同侧,据此解答。

【详解】

(1)方法一:

超市

学校

书店2,第三天种了16棵。

8

学校在超市和学校中间,此时书店距离超市370+260=630(米)

(2)方法二:

学校

超市

书店

学校在书店和超市的一旁时,书店距离超市:370-260=110(米)

答:书店距超市110米或630米。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加减法的计算,考虑学校在二者的同侧还是中间两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9.小明家、小红家和书店都在振兴路上,小明家离书店420米,小红家离书店170米。小明

家可能距小红家多少米?

解析:250米或590米。

【详解】

当小明家和小红家在书店的同一侧:

420-170=250(米)

当小明家和小红家在书店的两侧:

420+170=590(米)

40.甲、乙两地相距850千米。一列火车早上7时从甲地出发,平均每小时行1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吗?如果不能到达,距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解析:中午12时不能到达乙地,距乙地还有100千米

【分析】

根据题意,假设中午12时能到达,到达的时刻-出发的时刻=经过的时间,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即可求出火车行驶的距离,若行驶距离小于两地距离,则中午12时不能到达,再用两地距离-行驶距离=距乙地还有多少千米。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如果中午12时能到,则经过时间为5小时。

路程:150×5=750(千米)

750<850,故不能到达

850-750=100(千米)

答:中午12时不能到达乙地,距乙地还有100千米。

【点睛】

更多推荐

周长,正方形,解答,距离,长方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