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比亚迪f3最低价)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0;40(4):109,110ActaAeademiaeMedieinaeJiangxi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刘燕玲1.肖德培2.李国林?(1.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内科,江西南昌3300062.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中m医院,江西泰和343725)关键词:川崎病/药物疗法;诊断:病例报告中朋分类号:/;17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94(2000)04—0109—02川崎病(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婴幼儿高发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可并发冠状动脉扩张(CAD)或冠状动脉瘤(CAA),甚至血栓栓塞致猝死。目前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引起儿科临床医生的普遍重视。现将本院1995年1月~2000年7月收治的10例川崎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未探及CAA;血培养及抗“0”均阴性。1.4误诊情况本组4例人院时误诊,其中误诊为儿童类风湿病2例,风湿热1例,败血症1例,误诊率高达40%。1.5确诊方法参照1984年日本MCLS研究会的诊断标准[t]确诊:(1)持续发热5d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2)结合膜充血;(3)口唇潮红、皲裂和杨酶舌;(4)手足硬肿、掌趾红斑、指趾脱皮;(5)多形性红斑样皮疹;(6)颈淋巴结肿大。六条中具备包括发热在内的5条即可确诊。l资料和方法l1一般资料本组lO例,男7例,女3例。均为住院患儿。年龄3个月一12岁。>4岁2例。<4岁共8例,其中一1岁4例,一2岁2例,~3岁2例。1.2临床表现10例均有发热,且为首发症状,热程l~3周,表现为驰张热2例,稽留热2例,不规则热6例;皮疹8例,表现为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2例呈一过性;眼结合膜充血6例;口唇潮红皲裂8例;杨梅舌7例;手足硬肿5例;颈淋巴结肿大10例,以单侧多见;指趾、肛周膜状脱皮IO例;关节肿痛3铡;咳嗽、腹泻各1例;咽痛2例;肝肿大4例。KD再发1例。1.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8例,白细胞总数10一20×109/L,中性均>75%;血小板数动态观察均呈进行性升高,其中7例达300~600X2治疗方法及结果本组病例一经确诊即用阿斯匹林(ASP)治疗,急性期50—60mg/kg?d~.两周左右减为3~5mg/kg?d-。,顿服,总疗程3个月。并cAD者加潘生丁3~5mg/kg?d“与维生紊E20~30mg/kg-d-。。其中6例尽早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400ing/kg?d~,静滴,连用5d。有心肌酶谱和肝功能异常者加用能量合剂及护肝药对症治疗。4剜单用ASP者平均退热时间3d,1例并发CAD者因未能随访而转归不明;6例联用IVIC者平均退热时间1.5d,热程明显缩短,2例并发CAD者1个月后门诊复查彩超示:1例冠状动脉内径明显缩小,由5.5mm恢复至3,5inm,另l例恢复正常。109/L;血沉增快10例;C反应蛋白升高9例;血c,降低3例;肝功能异常6例;心肌酶谱升高3例;心电图示ST.T改变2例;1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CAD3例:2例左右主冠状动脉均扩张,1例仅右主冠状动脉扩张,内径3.3~5.5收稿日期:2000—08—29mm,3讨论1)诊断:KD是一种小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日本有文献报道【2】4岁以下小儿发病率约占85%,本组病例为80%,与报道相接近。其病因未作者简介:刘燕玲(1968一),女,湖南省澧葭市人,大学本科,学士,主治医师、讲师。研究方向:儿科临床。万方数据 江西医学院学报40卷明,可能与感染和免疫因素相关。其病理改变是以冠状动脉病变为主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性小血管炎。确诊全靠f|缶床表现。有典型表现者易于诊断,但由于KD是侵犯全身多系统的疾病,致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出现的顺序及时间不一,故早期确诊较难,易误诊为儿童类风湿病、败血症、药疹等常见病。且近年报道不典型病例增多,多见于婴儿,仅有2—3条主要症状,但有典型的冠脉病变。本组病例早期误诊率即高达40%。笔者认为降低误诊率的关键是要熟悉KD的早期临床特点,提高警惕性,凡临床遇到持续发热5d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伴眼结合膜充血,口唇潮红及颈淋巴结肿大的婴幼儿,应高度疑及本病,密切观察其它伴随症状并积极完善有关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血沉、血小板数动态监测,力争早日确诊。一旦出现指趾端、肛周膜状脱皮即有特征性诊断意义。而超声心动图发现CAD或CAA,血小板数动态观察升高则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cAA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急性期中等剂量用药2周左右减量至3—5“g/kg?d,总疗程2~3个月。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应持续用药至噩状动脉内径恢复到<3mm,并加用潘生丁或维生素E。近年来大剂量IVIG治疗KD在临床逐渐推广,其机制是阻断异常免疫反应,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早期(病程10d以内)与ASP联合应用效果更佳,有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者更应尽早使用。随着国内外学者对IVlC治疗KD研究的不断深入,现IvIC的治疗方案有3种17J:(1)200—400mg/kg?d~,静滴,连用3~5d;(2)ld。1于1—2h内静滴,用1—2d;(3)2000mg/kg?000“g/kg?次-。,1次于10~12h内静滴。极少数IvIG使用者48h热不退,可再给【vIc一个疗程。本组6例ASP联用IvIC5d疗法即方案(1)者退热时间明显缩短,2例并发CAD者1个月后门诊复查彩超,1例示CAD减轻,l例示恢复正常,均未形成CAA,疗效肯定。但据日本有关文献报道,方案(3)的疗效优于(1)、(2),这有待今后观察。至于临床上皮质激素的使用,虽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症状,但易致血栓形成而促进CAA的发生,故慎用,更不宜单独使用。但有资料显示它与有很强抗血栓作用的ASP合用并无发生CAA的危险,安全且有效,尤对IvIG治疗困难或无效的患儿是个有益的补救措施,值得进一步商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者必要时须外科手术治疗。2)并发症:KD的主要危险是其心脏并发症即冠状动脉病变,尤其是CAA形成,可致血栓性栓塞、狭窄,甚至心肌梗死。其发生率达25%一30%,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男性婴儿,持续发热>14d.血沉>100mm/h,白细胞数>30×109/L,贫血,c反应蛋白强阳性,早期血小板数<20×109/“…。还有文献报道【41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可作为早期预告因子之一。二维超声心动图是确诊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最安全和可靠的方法,以病程2~3周检出率最高。有作者连续观察表明【5J,大部分病例均有冠状动脉受累,但可自行消退,尚有10%~20%遗留CAA或狭窄。故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以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一般主张1年内1.2个月随访1次,之后3~6个月1次,直至病变消失。本组病例即通过彩超发现并发CAD3例:其中l例为男性婴儿,血沉116mm/h;l例C反应蛋白强阳性;1例12岁女孩由于早期误诊为类风湿病曾单独使用激素。lO例均未见CAA形成,考虑与治疗及时有关。3)治疗:及早控制血管炎,防止形成CAA及血栓性栓塞是治疗的中心环节。一般首选ASP,因其具有抗炎、抗凝作用。日本学者-61推荐中等剂量30~50参考文献1j王慕遨,儿科学[M]第四版.北京:人比n生出版社.1996170.。2】Ymtgawad蛐ceInfectH,NakamuraY—YⅢshirudisemein296M.elalAnatmnwldeIBCI-surveydKawmmki1985—1986inJapm’[J]JDisease.1988,156(6):1[3]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M]上册第6版J匕京:人民卫生出版杜.1997690[4]是本清,束松杰.徐位仁川崎病冠状动睬府堂的心电【封改变[J]l临床儿科杂志,1998,16(5):334—335[5]铃木淳子看护技术[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扎.19832928—【6】lehidaF,FaticaN,EndeinM.etdCoronary“teryinvtflvemenlinYork:fishfactorsandKawaaakiayndromeroleofManhattatl|.Newmg/kg?d~,认为大剂量ASP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腺素,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且易aspirinlJjPadiatrics,1987.86:828[7]陈荣华,胨树宝.束启镕,等儿科查房,册[M]l柯京: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4.损伤肝细胞,经对照研究大剂量与中剂量对预防万方数据 

更多推荐

临床,治疗,诊断,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