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奇瑞瑞虎3x内饰图片)

 2021年3月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第23卷 第5期基于健康生活理念的老旧社区微空间更新策略探析———以长沙市侯家塘社区红旗片区为例()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周雨辰,杨理勤,吕长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摘要:指出了社区绿地作为居民最贴近的景观,已日渐成为居民的“户外客厅”老旧社区逐渐被城市发展所遗忘,面临着社区绿地面积少、荒废空间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等现状,老旧社区微空间急需激活与重塑.以长沙市侯家塘社区红旗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社区微空间类型,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方面出发,提高老旧社区的利用价值,促进老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并着重从健康生活角度探析社区微空间的改造与建设,总结提出了4个更新策略:即开放天台空间、激活闲置场地、创造交流空间和营造健康氛围.以使老旧社区能够满足居民健康生活的需求.关键词:老旧社区;微空间;健康生活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G9944202105G0006G021 引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注重于新建楼盘的开发质量,而缺少对老旧社区更新的关注.国务院办公厅针对此问题提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此后,见?多数学者对老旧社区改造展开探讨.程荣认为社区微更新不只是简单的物质更新,而是一种社区空间结构的重组.注重公共关系的协调,社区治理机制1].吕婉玥等以的更新,促进老旧社区管理方式的发展[3 老旧社区微空间实地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3.1 调查对象笔者对长沙市侯家塘社区红旗片区进行实地调研,该社区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于长沙市老城区内,交通便2利,占地面积为31271.88m.周边基础设施较为齐全,社区环境较为老旧,具有一定代表性.社区空间为载体来探讨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创新公众参与社区营造的模式,重视社区展示性、互动性多功能2].但现有的老旧社区改造案例中,融合[仅对社区道3.2 调查方法为充分了解居民实际需求,笔者对场地进行了现场勘测、居民问卷调查以及现场访谈,统计后得出数据(见.旨在得出具体数据能够为后期社区图1、图2、表1)微空间更新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3.3 调查结果3.3.1 社区微空间主要类型占比与使用情况路、绿化等进行简单修缮,忽视了老旧社区居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本文对老旧社区的更新以“健康生活”为切入点,紧贴居民日常需求,使老旧社区微空间的更新能够满足居民对身心健康的要求.促进社区全面更新后,使老旧社区在整个城市中的健康和文化上发挥核心作用.2 老旧社区微空间定义社区微空间是指存在于社区内部及服务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的微型公共空间.社区微空间主要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作为补充,并为社区居民的健康生3].活模式和社区复合型空间的塑造提供重要场[图1 社区微空间主要类型占比社区微空间更新是指由传统社区空间模式向现代化社区空间模式转变,主要以激发老旧社区活力、修补社区空间、丰富社区功能为目的.能够在多层次、多方面和多维度地满足社区居民活动需求的同时促进老旧1].社区现代化治理途径的发展[图2 社区微空间居民使用率收稿日期:2021G01G09,作者简介:周雨辰(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1998-),通讯作者:吕长平(男,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的栽培生理.1969-)6等:基于健康生活理念的老旧社区微空间更新策略探析 周雨辰,道路空间现状设施使用功能树池、铺装穿行园林与景观表1 社区微空间现状使用情况天台空间无晾晒衣物宅间空间树池、停车位广场空间廊架、铺装、树池、雕塑休息、观赏、交流、跳舞停车、穿行、晾晒、种菜3.3.2 老旧社区微空间现状类型分析3.3.2.1 广场空间感交流也在发生着变化,社区看似居住人口庞大,但是实际可能邻里互不相识.关系网络变动和缺少情感上的交流导致老旧社区邻里氛围逐渐淡化.健康生活设施缺乏3.3.3.3 城市更新加快,社区中的广场空间是指可供居民满足日常需求和.由于日常活动有无序性、人际关系的“公共容器”自由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征,社区中的广场空间应在考虑到使用人群不同的前提下,设计不同类型和实用的场所来满足人们需求的差异性.例如健身休闲场地满足活动城市更新速度加快,老旧社区维护资金投入较少,社区中主要居住人群为儿童和中老年人,针对这类常驻人口的健康生活设施缺乏,不能满足他们日常生活中对需求,休憩场地满足交流需求,游玩场地满足亲子需求等..3.2.2 宅间空间社区宅间空间指在社区居住组团范围内,住宅建筑及其相邻建筑之间形成的外部空间.在居民日常使用中发挥着功能性作用,满足居民在居住和生活上的功能需求.社区空间主要使用人群为社区常驻居民.因此,社区宅间空间在满足居民入户需求的同时也兼顾功能、美观上的需求.例如在宅间空间内提供居民晾晒需求或种菜、自种花园的体验需求等..3.2.3 天台空间社区天台空间指房屋顶层的露天平台空间.天台空间作为一个观赏效果较佳、空气质量较好的体验空间,但由于楼层等方面因素导致人流量少,天台空间多以荒废为主.对于天台空间的激活可融入叙述性手法,改观居民对天台空间的原有印象,增强对天台空间的体验欲望.天台空间作为提供自由和释放心灵的感知空间.强调的不再是简单的景观,而是通过空间语言来达到景观叙事的目的,激发居民的心灵感知,加强心理健康[5].3.2.社区道路空间作为连通社区内部场所的主要廊道.4 道路空间,主要满足人、车流穿行的目的.但单调宽敞的道路空间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审美、生活和健康需求.社区道路空间可向复合型功能空间发展.例如满足生态停车场功能、设置树池、提供林下休闲空间、在人行步道放置可供停留、交流的设施等...33..33 老旧社区微空间现状问题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1 建成历史久远,可供绿化土地不足,人们主要着眼于城市新区与其绿地建设,往往忽视主城区更新,特别是主城区中的老旧社区,由于建成时间较长,规划面积较小,导致现阶段人们对绿化的要求不能在老旧社区中实现,可供优化的绿地不多,开拓绿地也越来越困难,必须寻找新的“户外客厅”空间[4].3.3.2 社会经济转型.,社区关系网络变动老旧社区微空间随着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引入商业在为社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吸引着外来人口的居住,而老旧社区微空间中原有居民却又不断搬离,造成了社区传统关系网络变动,社区中的人际关系和情健康的需求.4 老旧社区微空间健康更新策略4.1 开放天台空间4.1.1 “开拓”与“激活”老旧社区绿地面积少,绿化覆盖率低,主要空间用于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通行与停车等).而天台作为一个待开发的新空间,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但是开放天台空间前应充分地考虑居民意见,并策略性地规划天台屋顶的防渗水和承重等问题.开拓天台空间不仅能美化环境、增加绿地面积和改善小气候,还能满足居民对于活动场地的需求[4]区的天台建设花园,不仅让居民近距离地感受自然.在社,使热爱自然的观念深入人心,更能通过激活天台空间来激活社区活力.4.1.2 “生态”与“健康”在天台建设时需要全面地贯穿生态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用天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度来呈现差异性的景观,例如设计生态鸟笼,让居民贴近不一样的自然,利用植物和独特的高度为居民提供更高的空气质量等.在天台空间考虑到生态与健康,不仅仅是天台空间的生态健康,更是指居民在使用和体验场地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健康,发挥空间作用,让居民的生活习惯日渐健康.4.1.3 “身体”与“心灵”在疫情等特殊时期时,居民的健康不再是指表面层次上的身体不存在疾病,而是指身体和心灵的身心健康.天台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更舒适和广阔的健身锻炼空间,在满足居民身体健康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思考如何培养心灵健康.通过城市意向衍生出社区意向,天台加以社区意向能更好地唤醒居民对社区的记忆,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思想,增加居民认同感,形成一个密切的邻里关系网.从天台眺望到开阔的世界有利于放松居民的心灵世界,培养居民的心灵健康[6]4.2 激活闲置场地:“利用”与“复合”.闲置场地的再利用,很大程度地缓解了土地稀缺的问题.在社区中对闲置空间进行利用,让荒废的微空间不再是冰冷的铺装的杂草丛生的荒地,而是能够给居民带来温度的利用空间.将日常生活的功能性设施与景观相结合,形成一个高效利用的多功能复合型空间.7333333 2021年3月绿 色 科 技第5期“参与”与“沟通”4.3 创造交流空间:邻里关系复兴是以恢复或重塑环境的社会互动性为条件,同时也是构筑新型社区活力的基础,邻里关系复兴的关键在于在社区内营造交流氛围.传统社区构建交流场所多是以大空间为主,强调人群聚集性.社区微空间更新区别于传统社区空间构架,将传统社区空间进行有效分区,融入复合型交流场所,赋予不同功能的沟通形式,促使居民在公共空间内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4.4 营造健康氛围创造”与“体验”4.4.1 “将社区微空间更新的侧重点放于对健康空间的创造.主要从放置健康设施、新增健康步道、注重人车分流以及呼吁居民自发组织宅间花园与菜园的建设等各项具体措施来从身体与心灵上唤醒居民对健康生活的体验.有利于增强居民身体机能,激发社区活力.实践”与“感知”4.4.2 “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使得居民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物质需求和普通的社区体验.这促使着居民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根据居民对精神层次的美好诉求,更多体验型景观设施的建设被居民重视,生物多样性的融合以及对自然元素的感知将使居民在生活中得到对身心机能升华.健康型社区景观建设,需重视社区景观的感官融合,从自由、舒适、积极、开阔、健康五种感受去构建,促进居民生活体验的多方面发展,形成以创造性、体验性、实践性、感知性为出发点的新型社区更新路径.5 结语健康景观是指能够对人的健康和康复产生有益影响,促进人们形成积极生活方式的景观,概括的说,就是基于健康理念的景观设计.将健康生活理念融入到老旧社区微空间的更新中,能够在挖掘社区微空间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地让社区更具健康气息,让居民的生活更加的健康丰富.本文从与市民最贴近的景观空间出发,希望能发挥社区空间在整个城市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为其他社区设计及更新提供策略,最终带动整个城市的微空间走向健康.参考文献:[]//中国城市程 荣.有机更新视角下的上海社区微更新研究[1C]——2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美好人居—019中国城2019:990~999.[]?吕婉玥,郭 巍,方濒曦,等.通过社区营造实现城市更新:大栅栏2]():胡同微更新手册?项目[景观设计学,J.2020,85166~179.[](——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罗杰

更多推荐

社区,空间,居民,天台,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