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轮胎胎面的异常磨损
轮胎胎面的磨损情况,可以反映出车辆使用和转向系统的技术状况,当转向系统的技术状况正常并能正确使用时,轮胎没有异常磨损现象。当上述环节出现异常时,轮胎就会出现异常磨损。如图 1所示。
现象1--轮胎胎冠中部磨损,这是由于长期以较高的轮胎气压行驶所造成的。
现象2--胎冠的两侧磨损,这是由于长期使用中轮胎气压过低所致。
现象3--胎面的花纹一边磨圆,一边有明显的毛刺,这是前轮前束不对所造成的。当前轮前束不正确时,轮胎会在短期内(一个月或3000km)迅速出现这种现象。
现象4--为胎面外侧磨损,主要由于前轮外倾失调所致。当两侧前轮的外倾之差较大时,这种现象就格外明显。
现象5--表现为胎面某处比较明显的磨损现象,这种现象是因制动鼓摆差偏大所致。
现象6--表现为前轮不平衡、转向机构间隙过大、转向连接机构松旷所致。
出现以上轮胎的故障现象时,应结合汽车维护排除故障。
轮胎如果使用或存放已超过6年,由于橡胶老化的因素,最好不要装车使用。
3.轮胎换位
轮胎换位可使胎面磨损均匀,能充分合理的使用轮胎并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轮胎换位应根据轮胎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换位方法。轮胎换位间隔一般新车为10000km,以后每行驶10000km进行一次轮胎换位。轮胎换位的方法较多,这里只介绍两种常用的换位方法,如图 2所示。
(1)花纹无方向斜交轮胎的换位。由于轮胎在使用中,前轮磨损比后轮重,可采用
另外在使用的雪地轮胎或带防滑钉的轮胎时,不应换位。储存该类轮胎时,应在轮胎上表明轮胎使用时旋转的方向,以确保该类轮胎以同一旋转方向重新装用。